“现在我们社区服务越来越智能化了,不出小区都能享受便捷、优质的查体服务,真的太好了!”10月14日,家住潍城区城关街道曹家巷社区曹家巷小区的黄金玲告诉记者,自从社区有了“健康e站”,再也不用跑很远去查体,服务方便还暖心。

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社会治理水平与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。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,强化社区精细化治理、精准化服务,城关街道以曹家巷社区为试点,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,通过“互联网+”技术应用构建基层治理“一张网”。
“健康e站” 一站式贴心服务
“王阿姨,血压146,要控制一下了,饮食方面注重一点。”10月14日上午10点,家住曹家巷小区19号楼的王翠香来到位于社区的“健康e站”,健康管家李俊梅为其测了血压、血糖等,动态掌握了她各项身体指标。
“我隔三差五就会来到这里测一测,有了这个‘健康e站’真是方便多了,这里设备先进,而且还免费,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。”王翠香对社区这个“健康e站”竖起了大拇指。
在30平方米的“健康e站”内,按照标准要求配备了医疗级别检测仪器,配置十二导联静态心电图、血压、血糖、血酮、尿液分析仪等设备。“我们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医疗需求,建立了区域养老信息数据库,加强养老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,提升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,为社区及老人子女决策、管理、指导提供有力支持,整合养老服务资源,实现区域养老供需对接。”李俊梅介绍。
去年来,曹家巷社区对接潍城区人民医院,在国康新卫医疗技术(山东)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下,运用互联网、物联网技术,打造在社区就能完成检查用药、健康饮食、名医指导,实现小病在社区、大病进医院、康复回社区、健康进家庭的“医·康·养结合体”服务方式。
“我们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需求,开展居家长照护服务、健康数字管理服务等8大类服务,专职医护人员通过智慧医养平台进行健康数据监控。”曹家巷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江宏说,社区还为老人配备紧急呼叫器、远红外防摔探测器等智能设备,能够及时照看服务对象的安全情况。
电动车管理用上“智慧+”
铃声报警、语音提示、单元门“罢工”……10月14日上午11点20分,6号楼的单元门前,一辆电动自行车被推进后引发了一连串反应。
“这下心里踏实了。”小区居民张宁宁表示,过去有邻居硬要把电动车推上楼,常常引发矛盾,“都是邻居,闹僵了也不好。”
智慧安防系统,推动社区平安建设提档升级。加装电动车感应系统实施电动车禁入楼道管理,当电动车出现在检测区域内,摄像头处发出声光报警,联动单元门无法打开。当电动车通过其他途径进入楼道,软件平台将电动车“入侵”的视频画面实时传送给小区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,由工作人员及时处置,实现了精准把控。这是曹家巷社区实施“智慧+”电动车安全管理工程中的一环。
“为了提升电动车棚消防安全系统,我们通过安装车棚电源控制系统、烟感、温感报警器,当电动车起火时,第一时间切断电源,发送报警信息到物业、社区工作人员APP,并同时打开消防干粉球进行灭火,降低损失。”曹家巷社区工作人员郎家琪介绍。
数字赋能科技防疫
“这样进太方便了,刷个脸秒进!”“还能显示体温、核酸、疫苗信息,不像以前了,这边扫码、那边测温、有些麻烦,现在方便多了,不摘口罩就能刷脸,更安全了。”“真是高科技在守护我们呀……”当日下午2点,在曹家巷小区门口,居民李明刚说。
为进一步提高社区防疫工作效率,筑牢社区防疫安全线。今年来,曹家巷社区在辖区小区门口安装了“防疫哨兵”,利用科技化手段“安岗加哨”,助力社区疫情防控。
据了解,该项设备可以通过核验人脸、扫描健康码或读取身份证,快速识别通行人员的实时体温、健康码状态、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等信息,如果遇到测温过高、健康码异常等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会自动报警,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置,既方便了居民出行,也便于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。
“今后工作中,我们会持续坚持以人为本,运用发挥好‘智慧+’的优势,及时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治理中的短板问题,坚决守护好辖区居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防线。”曹家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婷说。